《金塘梨的故事》百年铁树礼赞窗前的梧桐树水杉的风采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海洋文化 04版: 民生新闻

《金塘梨的故事》



  □陈国伦
  金塘特产金塘李因肉质松脆、味鲜多汁、甜酸可口而成为浙江十大名果之一,驰名海内外,而曾为果中珍品的金塘梨如今却鲜为人知。
  金塘梨,又名消梨,民国《定海县志》载:“金塘特产,似登州产而甘脆过之,佳者为西人所争购,每实值银圆一枚,惜产少无登市者”。1935年《浙江建设月刊》载:“金塘梨,俗名消梨,全岛仅有一品种,其形大似文旦,每只重自10两至2斤(注:16两制市秤),皮薄光滑,肉质洁白脆嫩,果汁颇丰,核小,味甜美,少渣,将梨切成薄片,以冰糖浸渍贮于瓶中,可作药用,能解热止渴,又可治伤寒,并能润肺祛痰。清时曾作朝廷贡品。其品质之佳实胜于莱阳梨,惜产出稀少,全年全岛仅产一两千只,尚无运销外地,故欲购买此梨者,须请当地亲友代办。金塘梨仅产于金塘本岛,他处栽培虽结实却即变异。梨之体形重大,每遇大风即易脱落,故须栽于避风处,一般栽于山岙。清末民初,全岛共有梨树约百株,据调查所知者,以南山一带较多,柏树湾有10余株,冷水坑4株,李家岙3株,穆岙10余株,其它地方多为一二株,散植各处。梨苗木栽培繁殖用嫁接法,其砧木为棠梨幼苗,嫁接期在清明节前数日或九月中旬。梨树定植后经六年至十年方能开花结果,其间要加强管理,如防病治虫等。金塘梨树于五月初开花,至霜降时成熟,每株产梨10只左右,最多时产160余只。”
  1999年《金塘志》载:“1959年,舟山县委第一书记王裕民陪同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林乎加视察金塘。林乎加品尝该梨后,连连称好。走时,金塘人民托林赠2只消梨给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江华。江华自食1只,另一只送给毛泽东主席。”(金塘志199页)
  如今虽已无金塘梨,但民间依旧流传着金塘梨的故事。
  清末某年,金塘小李岙有个单身汉,名叫阿二,从小丧父,母子两人,相依为命。阿二忠厚老实,一天到晚干活,可还是穷得一无所有,床上一条补丁加补丁的破棉被,还是外婆结婚时的陪嫁品,传到他的手里,已经破得不能洗、不能晒。
  有一天,天气很好,母亲叫他把棉被拿到背荫处晾一晾,也可透透气,盖着暖和点。听了母亲的话,阿二轻手轻脚,像抱个金娃娃一样,把棉被抱到屋后一块遮荫的草地上晾好,又背着扁担上山砍柴去了。
  这时,有个从江西来的古董客商在山岙后山腰往下一看,不觉一惊:只见一家茅屋后面的青草地上,有块五颜六色的东西,上面有十八个罗汉在玩要,他晓得这是价值连城的稀罕物。于是,他急忙下山,来到阿二家门前,说明来意。阿二母亲听说这位客人愿出五百两银子,买她家那条破棉被,简直不敢相信。
  古董商得宝心切,见主人同意卖了,说:“明日一手交钱一手交被。”说完走了。
  中午,阿二挑柴回家。母亲便把卖棉被的事,说给他听。阿二想这样脏的东西卖给客人,心里很过意不去。既然母亲答应卖了,他也不说啥,马上收回棉被,又挑了担水,小心地把被面、夹里拆下来,洗干净又晾燥,当天又缝补停当。
  再说,那洗过棉被的水,又黑又亮。阿二想:这水一定很肥,只是自家连一寸土地也没有,倒了可惜。他把水挑到屋后,倒在他亲手栽的两棵梨树根上。
  第二天,古董商带了五百两银子,来到阿二家。阿二便把那条洗得清清爽爽折得方方正正的破棉被,捧到客人面前。客人一看棉被洗过了,顿时脸色也变了,忙问:“洗过的水呢?”阿二说:“倒了!”古董商“唉”的一声长叹,带着五百两银子走了。
  说来也奇怪,那两棵梨树,自从浇了脏水之后,就一天天变得枝叶繁茂,当年就结出一个个大梨头,又脆又甜,味道特别鲜美。
  正当梨头成熟时节,村里有几个穷哥们得了伤寒病。他们无钱医治,只得躺在床上等死。阿二十分同情,就带着几个刚摘下的梨头,去探望他们。想不到病人吃了阿二送的梨头,病都好了。
  从此,“金塘梨能治伤寒”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人们把这个原来无名的山岙,取名叫“小梨岙”。
  这时,恰逢皇太后也得了伤寒。太医们想方设法治疗,总是治不好,皇帝十分忧虑。这时候,“金塘梨能治伤寒”的消息也传进了皇宫。皇帝当即下旨,派原籍镇海的京官杜文为特使,到金塘取梨治病。杜文带了皇上的圣旨,脱去官服,来到阿二家中,假称是母患伤寒,买梨医治。厚道的阿二,二话没说,便把剩下三个梨头,全部送给杜文。杜文当即回京,献给太后。
  太后吃了一个梨头,病情马上好了,嘴馋的皇帝也吃了一个梨头,顿觉清香透鲜,马上把社文官升三级,又封阿二为司梨大夫。从此,进贡皇上的梨头逐年增多。
  这一年,梨头还未开花,皇帝就下了圣旨:命司梨大夫备梨一船进贡。阿二接旨后,日夜忙碌,在众乡邻的帮助下,总算湊足一船梨头。谁知,由于押送官贪污,又经六部九卿“品味”,送到官中的一船梨头已所剩无几了。皇帝发怒,革去阿二的司梨大夫职务,逐出金塘岛。
  可怜的阿二,几年来,未曾得到过半点好处,反落得离乡背井。他抱着那两棵老梨树又哭又诉,直哭得天昏地暗。最后,阿二抓起梨树根的一把土,纵身跳进了大海。
  阿二自尽之后,小梨岙的梨树一夜之间,统被狂风吹枯了。后来,李树逐渐多起来,小梨岙也改名叫“小李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