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海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以文学之名相约定海

——第四届“三毛散文奖”颁奖典礼侧记

  扫码看视频

  □记者 尹倩倩 王胜 陈炳群 文/摄

  4月的定海,天高云阔,景色宜人。作为三毛的故乡,一股文学的热流在此澎湃涌动。

  4月20日晚上,第四届“三毛散文奖”颁奖典礼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作家、三毛的家人等以文学之名相约定海,共话创作心途,共襄文学盛典,畅言“三毛散文奖”发展未来。

  “三毛的散文作品都是我们每个人有限生命中时间和生活空间的无限拓展,不断有新发现、新客人,所以她才有这样一本作品《万水千山走遍》。”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执笔的《以文记流年》获得本届“三毛散文奖”散文集大奖。在他看来,文学由生活而来,又升华了生活,个人际遇,与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最好的生活,就是在际遇中发现自己于这个世界的价值与意义。言谈间,阿来还以“三毛散文奖”去看待两岸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他希望通过“三毛散文奖”能更好地连接起两岸人民的情感,在增进两岸相互了解、深化两岸融合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生活给予了文学创作丰厚的养料,获得第四届“三毛散文奖”散文集实力奖的作品《后龙村扶贫记》,是作家罗南聚焦广西极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历程的长篇纪实散文,作品在她心里苏醒、繁茂、成熟,经历了整整6年。“能获三毛散文奖·实力奖,我感到很高兴,因为从少年时代起我就在读三毛的书,她的文字滋养了我们这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罗南是三毛的“忠实粉丝”,此次定海行,她还参观了三毛文化村,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她认为,“三毛散文奖”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在全球华语作家中有着较高的影响力,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她还向记者透露了想再次前往的意愿:如果有机会还想再过来,更加深入了解定海的经济文化,创作相关的作品。

  文学创作是个人化、孤独的长路,大部分时间都是踽踽独行,然而荣誉可以让一个作家自信起来,充满激情地去完成更加优秀的作品。对散文集大奖获得者江子来说,获奖是上半场的一个美丽句号,同时也是下半场的发令枪声。谈及“三毛散文奖”的发展态势,在他看来,“三毛散文奖”立足于三毛的祖籍所在地定海,拥有大海兼容并蓄的精神,将全球华语作家的散文作品都囊括在评奖范围,评比过程公平公正。“贾平凹、韩少功、阿来这些著名作家都以获奖为荣,并不远千里赶至现场,足以体现这个散文奖的权威性,更难能可贵的是该奖项还连通了三毛的文学精神。”江子坦言,希望“三毛散文奖”能继续保持大海有容乃大的精神,同时保留它的权威性、纯正性和公正性,一直举办下去。

  三毛的侄女陈天慈一直致力于三毛的文创和文旅推广事业,当天她也参加了第四届“三毛散文奖”颁奖典礼,提及“三毛散文奖”的发展未来,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今天第一次踏进三毛祖居,我很激动,血浓于水的感觉让我内心悸动。”陈天慈说,文学不分边界和地域,三毛本人也充满了大爱,是一个向往自由的精神“勇士”。借着“三毛散文奖”能够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以及年轻人更多地了解三毛,了解三毛文学作品,同时了解她的人文精神和大爱精神。希望“三毛散文奖”能持续举办下去,让更多的两岸同胞、华人同胞创作更好的文学作品,让三毛的文学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今日定海 一版要闻 00001 以文学之名相约定海 2023-04-21 2 2023年04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