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是夏季的歌声
□聂难
盛夏时节,老家也到了蝉鸣时节。小时候,我生活在乡下,整个夏天每天从早到晚,蝉鸣不绝于耳。可以说,我是听着蝉鸣声长大的,那时的我,整个夏季几乎都泡在此起彼伏的蝉声里。
蝉是夏的精灵,蝉是夏的使者,蝉是大自然的歌唱家。绿荫树下,蛰伏地下的蝉蛹,历经数载孕育,最终破土而出,铆足了劲儿鸣唱。在夏之茂盛里走向生命的极致,唱得灿灿烂烂、响响亮亮。蝉,属于夏天,为夏天歌唱。乡间广阔田野间的树木是蝉歌唱的舞台,是蝉的极乐世界,田野万物也在蝉的歌声中不断变幻着色彩。夏天因有它们的歌唱愈显生机蓬勃,天空寥廓,树木葱翠。它们的合唱是大自然最嘹亮的交响乐。
蝉鸣,是夏天的标配,是夏天必不可少的音符,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成千上万只蝉纵声高歌的夏天,该是何等的单调和枯燥。抑或说,没有蝉鸣的夏天,似乎算不上是真正的夏天。蝉鸣是一种美丽的声音,又是一种安乐和吉祥的符号;它既像一声声劳动号子,又近乎是一曲曲丰收的乐章……是啊,听着它们发出悠扬而热烈的吟唱,人们便会沉浸在夏的季节中。
在乡下,我们称蝉为“知了”。小时候,每到夏天,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捕蝉了。套蝉用的是一根长竹竿,先用一根线系在竹竿的一头,再挽一个活套。我们按捺不住蝉声诱惑的冲动,手里紧攥着竹竿,屏住呼吸仔细找寻蝉的踪迹,一旦发现,便蹑手蹑脚向发出声响的地方靠近,把活套对准知了的头部,小心翼翼,不露声色,轻轻一拉套住知了的头,知了噗愣噗愣又飞又叫,可是它再也挣脱不了。当然,很多时候,待我们靠近,鸣唱戛然而止,瞬间便无影无踪。等我们失望地离去,蝉又欢快地高唱起来,它似乎洞悉到了我们的意图。
后来书读的多了,慢慢才认识到儿时捕蝉是一种过错。蝉出生于大地,又回归于大地。蝉,雌雄交配后,蝉的卵产在树上,到第二年春夏,蝉卵才孵化出小小幼虫来。刚孵出的幼虫顺着树干,爬到地上或掉落地面,然后找松土钻入地下,一般要三至七年,幼虫又叫“知了猴”,长大后爬出地面,脱去外壳,变成蝉,等翅膀变硬,就在树枝上高唱……
蝉鸣,让夏天变得平平仄仄韵味无穷。那种铿锵有力、幽然清亮的声音;那种抑扬顿挫、清脆悦耳、坚定执着的声音,一声声、一次次穿透炽烈的阳光,从盛夏的枝头上发出,在滚烫的风里传送。摒弃杂念,侧耳聆听蝉鸣,细细品味蝉鸣,那种发自肺腑的真情呐喊,是蝉对生命最深情的呼唤。它们虽然生命短暂,但以实际行动,不卑不亢,热爱生活,为活着的每一天纵情歌唱,仿佛今生就为了赴一个美丽之约,履行一个神圣使命,竭尽所能,不知疲倦。
蝉的一生,既悲壮又灿烂,虽弱小却不低沉,活在世间,就要竭力彰显生命的活力。从蝉的一生中,我领悟到了生命的纯粹,感受到了悠悠的禅意。原来人们之所以喜欢听蝉,不仅是欣赏蝉声的清亮、激情,更是在感悟蝉的高尚品质。“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借蝉喻己,才华未展,无人觉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高洁。
又到了夏天,又听到窗外传来的阵阵蝉鸣。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心随蝉音,越过窗外层层彩云,仿佛又回到童年的夏日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