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新建村人均纯收入只有7600元,2022年已经达到了4.5万元,翻了好几番。
“基础设施和产业越来越完善,相信未来我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好”
仿古的徽式建筑、独具舟山海洋特色的渔民壁画、游人如织的村头巷尾、生意火爆的农家餐馆……这是多年在外打拼的新建村村民周国兴在2015年回村探亲时的见闻。“当时走在回家的村道上,我在问我自己,这还是我印象中那个无人问津的偏僻山岙吗?”乡村绿色发展的活力,让周国兴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2016年,周国兴与妻子回到新建村,经营起了休闲咖啡屋“燕归来”。用废弃的靴子、轮胎做植物盆栽摆满院子,用旧木板做店铺的招牌……每当游客从村道路过“燕归来”,总会被里面古朴清新的装修风格所吸引,从而入店驻足观赏一番。“新建村是靠着好生态来吸引人的,我们也是希望自己店铺的环境和整体村庄的环境一致,将绿色生态理念一以贯之。”周国兴说,经营店铺的这几年,随着长春水库至南洞艺谷景区的公路建成通车,村内道路、电力线路等规模化布局,餐饮、民宿、户外基地等业态的逐渐丰富,游客逐年增多,自己店铺的经营之路也逐渐顺畅起来。2021年,原本只有一层的“燕归来”升级成了三层高的楼房,除了餐饮外,新增了民宿功能,建筑和功能在变,不变的依然是满院的绿色生态的景致。“村里设施和产业越来越完善,相信未来我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好。”周国兴对新建村和自家民宿的发展充满信心。
20年前,村里的青壮年争相远离村庄外出打拼,如今,越来越多像周国兴这样的青年回乡创业。2021年,90后定海青年应博回乡创业,接手了“留下艺舍”的管理,并在去年打造了“洞见星空”民宿,在民宿建设过程中融入了绿色低碳理念,利用太阳能光伏板等装置,满足民宿用电需求,在保持生态效益的同时,加速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上半年,他还对接上海团队来到新建村举行“‘洞’见未来”乡村论坛,讨论并践行乡村发展的可能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乡村和青年的双向奔赴、成长共赢。
“燕归来”和“洞见星空”民宿的背后,是新建村盘活闲置农房,实施民宿精品化改造,留住游客步伐的充分体现。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新建村还在火车广场及周边开设了“她创”集市,更多的村民在这里销售自家产的农特产品,共享美丽乡村发展红利;改造绿皮火车车厢内,还原上世纪70年代蒸汽火车内部造型,通过场景打造增添了教育研学、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让火车重新成为全村自带流量的网红打卡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转化通道不断被打通。
“项目的发展和乡村的发展是相互成就的”
温暖的灯光、木质的装潢,坐落于南洞水库下的“欢喜书店”,其装潢也配合着村庄的生态特色,在现代书店中融入了乡村特有的质朴气息。配合最美乡村的称号,店内设置了一面最美图书墙,展示并推荐中国各个年度及各国陆续获评的“最美的书”,同时也设置了一面墙,用作“舟山书库”图书展览,展出以舟山题材、舟山故事为主要特色的书籍。平时,书店还兼具着部分文化礼堂的属性,举办文化沙龙、党建联谊、亲子研学等活动。
“一开始也听到过村民的‘嫌弃’,认为书店没啥用,但是慢慢的,我发现村里的小孩,还有年轻人会来光顾。”书店负责人张琪浩说,书店开业的三年来,“书店+”的经营模式不仅留住了游客的脚步,也让更多的村民慢慢接受阅读,书店有了人气,无形中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欢喜书店”的进驻,是这些年来新建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2年,新建村创新建立“村党组织+企业+农户”利益共享机制,通过村党组织牵头,引入社会资本,成立了舟山市定海新建生态村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在绿水青山的底色下,各类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和落地开启了“加速度”。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乡土文化,南洞户外成长营地、仙踪林营地等运动休闲项目成了游客亲近自然的最好场所。引入的“大乐之野”品牌民宿,在建设过程中以“屋让树”、双层中空玻璃、安装排风热回收机组、使用可降解材质……在绿水青山间将绿色低碳做到极致,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增长和谐共融。以教授村民渔民画创作为切入点,引入群岛美术馆,并于去年提升改造为新建村乡村艺术馆,面向村民、游客等群体开展渔民画体验和海洋剪纸体验培训,进一步促进海岛乡村与文艺美学的融合发展,同时通过销售渔民画,许多村民不但实现了增收,也改变了生活态度和观念,既保护了传统文化,也为村民提供了增收途径。
八年来,新建村累计接待研学团队900余批次、采风人员8万余人次,为村民创收5000余万元。
【记者手记】
20年前的新建村,没有产业,一穷二白,有的只是绿水青山这一生态资源的优势。“八八战略”实施的20年间,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始终坚守绿色生态底线,从改变村社村貌起步,将海洋文化融入到绿水青山的底色中,盘活生态资源,引入丰富业态,将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相交融,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具有鲜明海岛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现实路径。如今,借助东海百里文廊的东风,新建村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