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海 数字报纸


00003版:海洋文化

时间的碎片

  □田秀明

  一到冬天,母亲常常坐在太阳下,身边大包小裹,里面都是平时剪下来的布条、布片,母亲一片片地整理着。母亲把整理好的碎布片刷上浆糊,粘贴在卸下的门板上,贴了一层又贴一层,风干后揭下来,剪成鞋样,一针一线钉成鞋底。到了过年的时候,家里的每个人都会穿上母亲新做的棉鞋。

  那些平日里不起眼的碎布片,在母亲的一双巧手下,变成了一双双布鞋、棉鞋,穿上之后,再冷的冬天,脚下是轻盈的,心里是温暖的。生活中,碎布片唾手可得,用不好就是垃圾,一扔了之;用好了就能物有所值,就像碎布片对于我的母亲来说,一片一片,温暖了寒冷的冬天,温暖了寻常的日子。

  时间也是这样的,总是被烟火里的生活搅得七零八落,有些人为工作奔忙,有些人为儿女劳心,说到底就是想要一个安稳而舒心的生活。然而,生活是现实的,有如愿的地方,也有不如愿的地方,正是在这样追逐满足的过程中,时间的碎片在生活中一晃而过,等到回过头来想要去捡拾的时候,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时间的碎片,对于碌碌无为的人来说,只是一段聊以打发的时光,刷个视频追个剧,晒晒太阳聊聊天,一天天就这样过去了,从没觉得错过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而对于惜时如命的人来说,每一个时间的碎片都是值得珍惜的,即便是再短暂的时间,也恨不能一片掰成两片过才好,这样是生活,才过得充实,过得有意义。

  善于读书的人,最是善于把握时间的碎片。诗人苏轼倡导“读书有味在三余”,所谓“三余”,汉末学者董遇这样说过,“夜者,日之余;冬者,岁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皆为闲暇无事时也。”“三余”莫不是时间的碎片,在闲暇的时光里潜心阅读,书读多了读久了,不求闻名于世,人的气质、人的精神自然会与众不同。

  写作也是如此,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里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欧公的“三上”,也是时间的碎片,正是因为利用好了“三上”,把握住了时间的碎片,笔耕不辍,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家欧阳修。

  我平常也写报纸副刊文,都是些日常生活里的家长里短。我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有时候路人的一句话、身边的一件小事,或者一声鸟鸣、一片落叶,灵感来了,我会及时在手机上记录下来。这些时间碎片里的点点滴滴,是对生活的记事,也是对生活的感恩,让我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文章。

  时间的碎片,抓不住,稍纵即逝;抓住了,带给人的是生活里的快乐与温暖。


今日定海 海洋文化 00003 时间的碎片 2024-01-03 2 2024年01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