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定海

66名记者记录生态利民创新实践

  本报讯(记者 刘攀攀 刘语扬 通讯员 康明军)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66名记者组成的“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日前走进定海,开展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主题的深度调研,用镜头与笔端记录定海生态利民的创新实践。

  下午2时许,采访团一行首站抵达东海云廊,这条串联五山水利工程的绿色廊道,既是定海防洪排涝的“生命线”,也是市民休闲的“景观轴”。沿途,采访团还详细了解了五山水利工程如何实现防洪排涝。

  在东海云廊海洋鸟类科普展示馆,采访团一行参观了海洋鸟类展板、沉浸式观鸟的360°环幕系统,实地体验了AR、VR互动,感受海鸟与人类、现代科技与自然美学的巧妙融合。

  “印象非常深刻,定海将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深度融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对话的智慧。”参观途中,光明日报社记者刘习连连感叹。在她看来,东海云廊与五山水利工程的建设提升,不仅盘活了水资源,更让民生福祉与生态价值实现同频共振。

  行至东海云廊状元阁点位,采访团俯瞰“绿道绕五山、环抱定海湾”的壮丽图景,用镜头定格山海城交融的独特风貌。记者们注意到,定海近年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在东海云廊建设中融入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与业态升级,从水利设施到科普展馆,从景观步道到文创空间,一条兼具防洪功能与人文魅力的生态廊道正成为展示定海高质量发展的“窗口”。

  “这里的实践证明,绿色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定海通过系统规划,让水利工程变身生态景观带,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将通过多维度报道,立体呈现定海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中的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