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真 通讯员裘晶晶 文/摄)日前,随着20余万尾的册子黑鮸鱼鱼苗被放流至灰鳖洋附近海域,标志着我区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增殖放流任务,有利于更好地恢复本地特有野生鱼类种群数量和修复海洋资源环境。
当天上午,区农业农村局渔业产业科的工作人员来到定海盘峙水产养殖场,对该养殖场繁殖的册子黑鮸鱼鱼苗进行了体长测量,并清点放流数目。册子黑鮸鱼是舟山渔场特有的一种经济鱼类,今年受气候影响,鱼苗生长较为缓慢,因而放流时间相比往年推迟了近一个月,目前鱼苗个体标准均达到了5厘米以上,达到放流标准。定海盘峙水产养殖场负责人周高民告诉记者,当天的海水水温在16到17摄氏度左右,是适合放流的温度,这对提升鱼苗成活率有很大影响。随后,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将这批鱼苗分装至设有氧气泵的圆桶内,运往灰鳖洋附近海域,并采取虹吸的方式送入大海。现场,区检察院也用一起公益诉讼案的赔偿金购买了5000尾的册子黑鮸鱼鱼苗进行了增殖放流,修复生态环境。
据统计,今年我区投入资金50万元,累计增殖放流三个批次,分别放流了海蜇、黑鲷和册子黑鮸鱼,总放流数量达到了5060余万只(尾),丰富了定海海域的渔业资源和生物种群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