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记者尹倩倩王胜
昨天是五四青年节。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坚守一线,他们以奔涌的“后浪”姿态,在防疫中彰显青春力量。
20个日夜后,他选择继续坚守
“刚刚那辆山东牌照的货车,还在不在?如果等候时间长了,及时催一下流转信息。”在金塘防疫检查站货车防疫复检区内,区公安分局法制大队85后民警白明一边引导货车进行消杀,一边协调处理车辆信息上报及流转工作。
身为该复检区的点位长,白明在消杀区、车辆信息登记区等地不断穿梭,防护服下,衣物早被汗水浸湿,防护面罩也结上了一层水雾。
从设立货车防疫复检区,理顺管控流程,到后续进一步规范,白明事无巨细一一参与。已经在这里坚守了20个日夜的他,考虑到“五一”期间车流量增多,又毅然放弃了节假日休息的机会,选择继续坚守。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更应该挺身而出,为大家做榜样。”问起为何坚持,白明简单答了这么一句,又转身步入车流之中。
5天假期,他做了4天志愿者
临近中午,金塘防疫检查站的入舟车辆排起了长队。检查车道上,00后志愿者潘科宇的身影非常忙碌,讲解政策、查看司乘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以及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检查完成后,他还细心地引导驾驶员关闭车窗。
在与我们交谈时,潘科宇的言语、状态略显青涩,但处于工作状态时,又显得老练沉稳,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潘科宇专心学业之余,经常投身志愿服务,从社区“守小门”到参与金塘防疫检查,已不下十余次。“5天假期,我当了4天志愿者。”潘科宇告诉我们,有时由于他的服务班次是早班,需要清晨4时起床准备。虽然过程辛苦,但想到自己能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细心关怀,诠释隔离不隔爱
在防疫一线贡献青春力量的还有来自干览镇卫生院的90后护士林严,眼下她正在一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为被隔离人员和值守的工作人员采样核酸。被隔离人员中有的年龄较大,有的有基础疾病,需要重点关注,林严随时待命,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已是常态。
前两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来了一位七旬老人,由于情绪比较激动,入住不久便感觉身体不适。得知情况后,林严第一时间上门为老人做了详细的基础检查,在确定其身体无恙后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一直持续到深夜,看着老人情况好转,她悬着的心才放下。
还有一次,林严采样时发现,一位被隔离人员留下很多剩饭,询问后得知,原来这位被隔离人员血糖较高,饮食习惯比较清淡,林严便与点位长沟通,特意为其定制了一份清淡饭食,这份细心也让被隔离人员对林严称赞连连。
“这里很多同事都是党员,他们比我更辛苦,而且他们身上有一种越是艰苦、越要向前的精神。”林严说,自己也会向他们学习,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尽自己的一份力,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第8次支援的医护人员
5月的定海还没迎来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由于身上套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到半小时,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蒋敏波已是满头大汗,贴身衣物被汗水浸透。这是蒋敏波第8次支援金塘防疫检查站,5月1日,他作为客车复检区核酸检测组的一名防疫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对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开展核酸采样。“车辆复检区的工作还是第一次接手,说实话接到任务的那刻心里有点忐忑。”蒋敏波说,客车复检区的核查对象中有不少红、黄码人员,面对未知的风险,害怕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对防疫工作的科学认知,片刻便让这份担忧烟消云散,他清楚自己只要做好严格的防护措施,一切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车辆进入复检区后,车门便会被贴上密封条,同时车上的人员不允许下车,只有通过层层复检后才会放行。因此,不管是流调信息登记还是开展抗原、核酸“双检”,都需要防疫人员跟随。“被采样人员是坐在车内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核酸采样的时候需要弯腰、抬手臂,长时间重复这个动作,腰部、手臂以及肩部就会比较酸痛。”蒋敏波说,由于采样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采样本的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每一步操作都要严谨、专业、规范,容不得丝毫差错。为了保持工作时采样动作的快速、准确,趁着工作的间隙,蒋敏波就会稍微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防止肌肉绷得太紧。
采访中记者发现,蒋敏波的声音略微沙哑,原来他已经一星期没有好好休息过了。“前天刚值完夜班,今天又是早班。”蒋海波说,一个多月来,自己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还要前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支援,不停地压缩着个人的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