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舟山空竹文化焕发新生
——“莫道桑榆晚”系列报道之二
□记者 王晗璐 张旭东
江礼军是一位对空竹艺术满怀深情与执着追求的六旬老人,自2008年踏上学习空竹文化之路,他不仅将技艺锤炼得炉火纯青,更以满腔热忱投身于空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十六年间,他借助空竹这一媒介,搭建了传承与交流的桥梁,也让舟山空竹文化焕发了新生。
“手叉腰,腿蹬直,对。”见到江礼军时,他正在岑港中心小学操场上为孩子们上课,激情高昂的教学声一下子拉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他耐心地手把手教孩子,从入门到抛空竹、“腿串”等技巧,都一一讲解并指导,孩子们在他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掌握了抖空竹的基本技巧,也能够跟随节拍完成简单的表演。“每周的这节空竹兴趣课是我最期待的,江老师的教学很仔细,我的空竹水平也越来越好了。”不少孩子纷纷向记者表达了对空竹的热爱。
课堂上,江礼军不仅传授动作技巧,还向孩子们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培养他们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如今,他已走进舟山10余所学校开设空竹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对孩子们来说,练习空竹是强身健体的一项运动。”江礼军表示,他在教学过程中会进行动作分解教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学会。在他的带领下,不少孩子已经能够表演一场完整的空竹演出,并多次参加表演活动。
2013年,江礼军创立了舟山江南空竹协会并担任会长,至今已吸引10余位志同道合的成员加入。这些年来,只要有空余时间,江礼军就会与同样热爱空竹的成员一起精进技巧。城市中的各个公园、广场,无论大小,都成了他们的“练习基地”,彼此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我认识江老师四五年了,最一开始我也是跟着他学习空竹,他认真地教我,指导我。”作为舟山江南空竹协会成员的江礼福现年已经76岁,但身上依然有着蓬勃的朝气,他告诉记者,练习空竹后,他的肩周炎得到了改善,心态也变得更加积极。如今,在江礼军的带领下,成员们纷纷走进舟山多所校园,教学和传承空竹文化。
回望走过的十余年的“空竹”路,江礼军也感慨万千。与空竹最初结缘是由于他受到颈椎病等疾病的困扰,医生建议他通过抖空竹等活动来缓解病痛,于是他跑到公园向“竹友”请教基础动作,上网观看视频自学。“我刚开始尝试抖空竹,发现要玩得好并不容易,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和空竹协调配合。”江礼军说,初练抖空竹,操作失败是家常便饭,他就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技术从易到难,动作从简到繁,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并通过努力考取了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0余年来,江礼军一步一个脚印,累计教育培训和表演达200余场,展览达30余次,受邀下社区、敬老院等进行义演200余场次。个人和团队多次参加省内外及国外空竹比赛,荣获各类奖项无数。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在舟山发扬传承空竹文化,让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开出空竹文化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