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城东再展新貌
![]() |
![]() |
![]() |
![]() |
定海城芯向东看,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如火如荼,“东锋暖企”护航经济乘势而上,综合性商圈辐射范围不断东拓,“共享菜园”爆款出圈……
2025年上半年,城东坚决贯彻抓项目、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主线,抢抓进度、拼搏进取,聚力打造“商贸主导型镇街”,护航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扩容消费业态矩阵,构筑品质生活圈层,奋力谱写幸福城东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1—6月街道完成固定投资超1.1亿元;餐饮营业额约占全区总量58%,同比增长15.55%;建筑业总产值4.83亿元,同比增长57.6%。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2.87%,限上社零、限上批发业等多项指标实现两位数增幅。上半年新注册企业49家,舟辰国际等3家外贸企业落户城东,预计全年出口总额可新增2亿元。
巧解建设难题
刷新项目保障“进度条”
6月26日,随着定海海洋农商银行总行大楼顺利结顶,这个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投资2.67亿元大项目,顺利迎来关键节点。作为属地,该项目自立项以来,便成了城东街道重点保障的对象。“一方面是建成后总部经济能带来的集聚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周边居民可能造成的影响,这些都是我们街道‘娘家人’牵挂的话题。”城东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海舟说道。
街道成立项目保障专班,聚焦居民期盼和企业需求,精准破题。居民担心项目离小区太近,施工会影响小区房屋质量。街道协调海洋农商行,邀请第三方机构给周边房屋做“全身体检”,将鉴定报告逐户送到居民手中,明确问题处理方式,给居民们吃下“定心丸”。
居民担心大楼的地下部分会对周边房屋产生沉降风险,街道牵头多次与业主单位协调沟通,促使该项目增加打桩数量、改进工艺,消除了沉降风险。施工期间,街道搭建“线上沟通群”,多次开展三方会谈,为工地周边的300余户居民建立沟通联系平台。用诚意把居民放在心上,用担当把项目落到实处,蹚出了一条项目建设与民生保障双赢的路。
巧破转型瓶颈
焕新企业升级“加速跑”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城东街道制定“东锋暖企(暖才)”工作方案,建立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在一次深入企业的走访调研中,原怡东凯丽大酒店向“东锋暖企”服务队反馈了营业额下降的困境。街道收到问题后,多方咨询行业专家与资深人士,建议酒店调整方向,重新定位,可以出去实地考察全国优秀同行的发展思路。
“我们先后赴广东、北京等地,考察了多家知名酒店,决定调整赛道,明确受众,结合本地实际改进,也听取了街道的建议。特别是街道全程帮助我们跑腿,联系各类审批手续,让我们能赶上餐饮旺季,提前营业。”舟山市怡东禧悦大酒店负责人坦言。
目前酒店已完成全面更新,建成全市唯一一站式婚礼艺术中心。精心打造七大婚礼美学空间,涵盖新中式、法式庄园、浪漫水晶等婚礼主题宴会厅,特色厨房制作明星菜,还从零培育出一支专业的婚礼策划、管家及现场司仪、音响灯光师团队。升级后的怡东禧悦大酒店,填补了我区在这一赛道的空白,契合了婚事简办的文明新风,许多区外的新人慕名而来,目前婚宴预订已排至2027年。酒店还引入品牌加盟,将住宿部分全面升级为全市首家5.0版全季酒店,把中高端商旅和婚庆需求,古城景点相结合,延链一站式服务。
“2025年上半年,‘东锋暖企’行动已累计走访联系企业143家次,协调解决企业业务推广、场地租赁、审批流程等难题23项,全面提升服务企业质量、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夯实营商环境软实力。”黄海舟说。
巧聚创新动能
驶入资源盘活“快进档”
2024年下半年,辖区面积近万平方米的恒宏大厦,因业态老旧单一陷入倒闭危机,其中属于大洋岙村的2000余平方米村集体资产面临闲置风险。如何以“腾笼换鸟”破局、凭“筑巢引凤”提质,激活沉睡资源焕发新活力,成为摆在街道与村集体面前的重要课题。
属地大洋岙村发挥“人头熟 社情明”的优势,整理起周边村居民消费习惯的“野生”统计表,提供给前来洽谈的投资方。城东街道则立足商贸特色,谋划串联现有东门综合体、凯虹广场、小洋岙商业体三大商圈,紧扣“定海向东”空间优化战略,以恒宏大厦为切入点,打造玉兰桥商圈新蓝图。“我们要主动靠前,助力村集体资产盘活。以街道经济长项,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黄海舟表示。
经过近半年的共同努力,恒宏大厦成功引入玉兰坊茶餐厅、福满楼城市宴会厅、衢江渔府等业态,累计引资3000余万元,并将于7月18日盛大开业。此外,街道在小洋岙区块的72块城市菜地,成为近期吸引眼球的爆款话题。1个月多前,这里还是块堆满垃圾、杂草比人高的闲置地,隔段时间就要投入资金清理。
为破解治理难题,街道和社区几番碰撞,提出“共享菜园”的点子,平整了土地,铺设了灌溉系统,围上木篱笆,还修筑了田间小径。一下子吸引了亲子家庭、退休人员、城市白领等各类人群。
小洋岙社区多为新建的高层住宅楼,似乎比那些烟火气浓的老旧开放式小区更有治理的“底气”。“社区居住舒适度不止靠外观漂亮的新楼房,还得靠热气腾腾的参与、实实在在的互助,和在一片泥土里共同‘长’出来的归属感。”黄海舟却直言。
目前“共享菜园”二期正在平整,80余名市民“争抢”60余块地;菜园旁的闲置农房即将变身潮流咖啡店,共富集市也在酝酿中……持续的迭代升级,只为给居民更好的安居环境和幸福感受。
下半年,城东街道将全力保障在建项目进度,扎实完善暖企暖才走访制度,多渠道发展集体经济,谋划打造建筑业产业园、科创园区,建成“暖新”零工驿站,推进黄猫山、毕家井等地块文旅招商……秉持民生为本的核心原则,奋力打造具有城东辨识度的“商贸主导型镇街”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