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是“目的地”,更是“活力城”

夏日定海文旅体盛宴接连上演

定海古城文房四宝园人气足
  □记者 倪妮 陈炳群 余若望 周宇超 文/摄

  盛夏时节,千年古城定海活力四射,一场场“美食+”“文化+”“体育+”的盛宴接连上演,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蓬勃热情。

  7月21日晚,定海足球公园的灯光照亮了少年们奔跑的身影——2025“东海云廊·新征程杯”青少年足球赛正式开赛。连日来,47支来自全国各地的队伍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足球小将们虽稚气未脱,攻防转换却有模有样;场边家长们的欢呼里,藏着对新铺草皮的赞叹:“颗粒饱满、缓震舒服,孩子在这儿踢球放心!”更令人期待的是,8月赛事将迎来141支劲旅参赛,这场赛事也由此从区域焦点升级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的瞩目盛会。

  小小的足球,踢动的是大大的文旅盘。随着球队的到来,定海的酒店住宿、特色餐饮等行业迎来了消费热潮,景区游览也备受青睐。家长们在观赛间隙,纷纷打卡东海云廊、古城文房四宝园,深度感受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

  这场足球赛事是定海活力的最新注脚,而回溯7月上旬至今,从啤酒季的酒香诗韵到音乐会的旋律飞扬,从“浙BA”的赛场激情到足球小将的绿茵驰骋,定海这座古城盛宴不断。

  7月4日至6日,2025定海古城家宴·啤酒季拉开了夏夜狂欢的序幕。芙蓉洲路的“同心·酒遛子市集”上,精酿啤酒的麦香四溢,市民游客举杯的瞬间,碰撞出的是烟火气里的消费活力。

  这场盛宴里,文化是最好的“催化剂”。国际友人捧着舟山大黄鱼直呼“delicious”(美味),转头便在文房四宝园为古筝演奏的空灵古韵深深惊叹;非遗变脸演员转身间的脸谱变幻,与00后“芙妹”刘家辰对古城文化的鲜活解读相映成趣。

  三天里,这样的文化交融持续催生消费活力:芙蓉洲路300余家餐饮店灯火通明,锅碗瓢盆的交响里藏着食客的满足;共富市集的米酒摊位前,马岙新米的甜香吸引市民排队抢购;海洋标本工艺品展台被好奇的目光包围,文创产品成了带走古城记忆的最佳载体。据统计,连续三届啤酒季累计吸引超50万人次,周边商户节假日营收普遍增长50%以上。

  啤酒季的余温未散,古城东城门广场又被音乐点燃。7月12日,“古城音乐会”上,海山乐队的《海阔天空》引发全场大合唱。舞台外,烤串摊主的笑声里藏着答案:“现在的古城天天像过节,生意好,游客也尽兴!”

  这场音乐会不是偶然,而是定海“文化+消费”模式的延续。从精酿啤酒的市井气到摇滚乐的艺术范,定海的夜经济正突破单一形态:市民在旋律中消费,商户在人气里增收。正如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所言,当古城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潮流碰撞时,夜经济便有了可持续的动力——音乐是引子,文化是内核,消费则是水到渠成的回响。

  如果说啤酒与音乐是定海的“柔性魅力”,那么体育赛事便是这座城市的“刚性活力”。7月19日,“浙BA”舟山赛区半决赛在乐动力体育馆上演,赛场内,舟山船拳的刚劲与“状元+宋服”表演的灵动交织,非遗文创从赛场飞向观众,篮球场秒变文化秀场。而赛场外,萤火市集的30余个摊位前挤满了人,手作芋泥杯摊主江飞飞忙得顾不上抬头:“生意比平时翻了一番,根本忙不过来!”

  定海的浙BA”远不止于一场球赛,东海百里文廊的听树茶苑接待量激增五成,外地游客跟着赛事打卡古城,本地农特产品借势走红。

  当赛事横幅玩起“爆梗”,当共富市集摆开地域美食,“浙BA”早已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而是定海把“赛事流量”变成“文旅留量”的舞台——在这里,每一次进球都是对城市的宣传,每一笔消费都是对城市魅力的投票。

  从啤酒杯的碰撞到足球场的欢呼,今年定海的夏日如此热闹。这些活动的背后,是“文化为魂、体育为翼、消费为脉”的发展逻辑——当千年古城会“讲故事”,当体育赛事能“聚人气”,当每一声喝彩都与消费场景相连,定海便不仅是“目的地”,更是“活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