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岛足球的土壤里种出希望
——记舟山佳玉足球俱乐部青训总教练王佳玉
2025舟山定海“东海云廊·新征程杯”青少年足球夏季挑战赛于7月25日在定海顺利落下帷幕。在这场体育盛会中,来自上海、江苏、长沙、南京、安徽等地47支队伍共500余名参赛队员及教练员“涌入”定海运动公园,赛事氛围浓厚,热度爆棚。本届比赛的参与人数、队伍较往届均实现井喷式增长,为定海举办同类赛事的一次新突破。
在为期4天的比赛中,赛场边总会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的手中总是捧着一本记录本,实时记录着场上队员的表现情况,用一双慧眼去挖掘具有潜力的足球苗子,他就是前国奥、国青、国少,原上海上港队队长王佳玉。如今,他在定海一手创办了舟山佳玉足球俱乐部,并担任青训总教练,正向着让舟山拥有首支职业足球队、培养能闯入国家队球员的目标发起冲击。
从“路过”到“扎下根”
记者见到王佳玉时,他正在联络赛事事宜,短短几分钟时间,他手边的电话铃声频频响起。“夏季挑战赛的第二站赛事还能报名吗?”“能帮我们预订定海本地的酒店吗?”……自2025舟山定海“东海云廊·新征程杯”青少年足球夏季挑战赛首站比赛掀起热潮后,第二站赛事报名情况也频传佳音,在150支全国强队报名参赛基础上,还有更多市外球队想“挤进”参赛名单。
这也意味着,下个月,来自上海、深圳、重庆、北京等地的顶尖队伍,甚至市队,将悉数亮相定海运动公园,这将成为舟山史上承办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青少年足球赛事。
王佳玉看着眼前一年比一年攀升的赛事效果,这个曾经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硬汉”百感交集。“我也没想到2019年来到舟山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而且每年都在向着梦想更进一步。”王佳玉告诉记者,他出生在上海,甲A联赛的氛围让他从小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岁时开始踢球,10岁时被破格录取,留在崇明根宝足球训练基地参加青训。之后,他先后入选国少队、国青队、国奥队,并于2019年正式退役。
退役之后,褪去众多“光环”的王佳玉也曾一度感到迷茫与失落,直到有一次趁着到舟山游玩的契机,他才接触到舟山的足球青训事业。相较于当时已处于青训事业“饱和期”的上海,这座海岛城市没有职业队,甚至没有专业的青训俱乐部,这让他眼前一亮。
“球员时代的遗憾无法避免,对于足球的热爱我想在后球员时代继续追求。”对于王佳玉来说,没能进国家队是他一直以来最大的遗憾。决定留在舟山“圆梦”的他,于2019年成立舟山佳玉足球俱乐部,像曾经的恩师一样踏踏实实扎根青训,渴望培养一支专业球队,代表舟山闯入职业赛场,为中国足球培养更多人才。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扎根”之路从不平坦,布满荆棘。俱乐部成立后,王佳玉开始着手组建队伍,然而首批从上海带来的6名孩子,就面临了学籍难以落户的问题。“学籍落不了,家长哪里能放心把孩子交到你手上。”对此,王佳玉跑遍了教育局、文旅局等相关部门,还积极对接各所学校。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有学校接纳了这批队员,让孩子们有了学习的落脚点,学籍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学籍问题是解决了,但更大的挑战是在招生和招教练上,舟山足球选材面窄,很多家长都不愿送孩子来踢球。”王佳玉坦言。为了尽快提高队伍成绩,吸引更多好苗子主动“上门”,他找到昔日的队友,组建了一支以上海上港、上海申花等部分退役球员为核心的教练班底。从最初6名教练的艰难起步,到如今该俱乐部已拥有亚足联B级教练员2名,C级教练员5名,D级教练员8名,且都有过职业履历。
强将手下无弱兵。师从名帅徐根宝的王佳玉熟知先进训练基地的训练模式,他不仅对标根宝足球训练基地的训练模式,梯队式培养球员,给球员创造更多的参赛机会,还通过加练来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他每天都很早来到基地,关心队员的饮食起居和训练情况,就像这一群孩子的老父亲一样。”在王佳玉的影响下,他的昔日队友郭嘉良于去年来到舟山工作,并成为了该俱乐部的一名兼职教练。
在与王佳玉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对这支球队的付出和对球员的严格要求,郭嘉良都看在眼里,“有一次下雨训练的时候,王佳玉在做铲球示范动作时摔倒了,腿上擦掉了一大块皮,但他还是一声不吭地带队训练,给孩子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一群人的坚守
与一座城的期待
为了给队员提供更好的训练场地和更多的训练机会,王佳玉决定于2023年另选地址,找寻一处基础设施完善且更合适的训练场地。彼时,在岱山、普陀等地四处找寻场地的王佳玉得知,定海正在规划一处体育用地,且周边山体环抱,自然环境优美,十分适合训练和生活。他当即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通过多次沟通,争取到了在此建设足球基地的机会。
在当地政府全力支持,做好“三通一平”工作的基础上,王佳玉通过贷款与自筹资金,义无反顾地“砸”下1000余万元资金,用时一年有余,把这片闲置的规划用地打造成为定海首个“标准化”足球场,拥有3个人工草坪5人制球场、1个天然草坪11人制球场、1个人工草坪11人制球场,全部按照国际足联规定的足球场标准建设。
“现在我们踏出‘家门’就是球场,再也不用等着训练时间才能踢球了,成绩也提升更快了。”来自广西的阙鑫华于三年前不远千里,专程赶来舟山佳玉足球俱乐部参与训练。在他看来,王佳玉的青训经验丰富,训练中严格要求,还一心为他们打造良好的上升平台,让他们全身心投入训练,以最好的状态为舟山出征,征战各大赛场。
连续两年获得浙江省青少年足球(男子甲组)冠军赛亚军,在2023年长三角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中取得甲组王者组冠军,首次出征浙江省足球超级联赛就取得两连胜的好成绩……近年来,王佳玉组建的3支精英梯队,在各大赛场上已崭露头角,队员人数更是从最初的6名,激增至32名,不少队员都是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
“今年是我扎根舟山的第六年,团队喊出了‘剑出鞘’的口号。十年磨一剑,现在也该有收获了。”王佳玉说,成立俱乐部以来,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他已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资金,但年亏损仍达180余万元。虽然常常压力大到睡不着觉,但他对自己的坚持从不后悔。孩子们在赛场上奋力奔跑的身影与收获奖牌的瞬间,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冲进浙超联赛A组比赛、获得省锦标赛前三名次;明年省运会剑指金牌;四年内冲进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王佳玉的目标坚定而明确。“如果能冲进中乙、中甲,舟山就有了职业足球队,孩子们就有了榜样,家长也会更愿意让孩子来踢足球。”王佳玉期待着。
从海岛到职业赛场,从“挑剩的孩子”到潜力新星,王佳玉与他的团队正用坚守,在舟山足球的土壤里,种出一片属于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