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住宅小区变身从“心”开始税惠春风温润市场主体精气神胸怀“国之大者”奔赴“星辰大......“长宏国际”维修40万吨矿砂......用汗水打通城市“毛细血管”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拍客天下 04版: 民生新闻

老旧住宅小区变身从“心”开始

———“奔跑吧,定海”定小融蹲点日记⑦



  □记 者尹倩倩通讯员刘英韩文婷颜松伟
  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自今年6月我区启动新一轮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改造工作以来,危旧房和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充分倾听群众呼声,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改造方案,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老旧住宅小区居住功能、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蹲点期间,记者记录了指挥部、社区、施工单位共同努力的场景,让民生工程“暖”民心。

  6月10日,多云公共空间寻求优解

  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改造项目———金寿新村改造附属工程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上午9时许,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姚琤波遇到了向其反映问题的居民。原来,大部分居民认为正在改造的支路过于狭窄,路面需进一步拓宽,停车位设置也不够多。此前,部分居民反对将现有小区绿化改造为公共停车位。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意见让他犯了难,他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边认真记录边思考起来。
  在施工现场协调各类问题忙至中午时分,姚琤波顾不得片刻休息,在仔细梳理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后,第一时间通过属地街道向指挥部进行反馈。当天下午,他和指挥部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调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将能够纳入项目的合理要求争取一并考虑,并针对入户调查中了解到的道路改造路灯杆迁移,造成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着手安排太阳能路灯安装,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入户调查结束,夜幕已经降临。在办公室,姚琤波又翻开了入户调查时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一遍又一遍地与设计方讨论,反复修改最初的设计方案,按照“见缝插针”“可用尽用”的原则设计最新的方案,最大化挖掘、盘活现有空间,增加停车位,并按比例配建了机动车充电桩。

  7月8日,晴“一楼一策”切合实际

  上午8时许,走进昌国街道合源新村,一栋栋住宅楼已经被脚手架“包裹”起来,工人们正进行房屋外立面改造及楼道粉刷等施工。
  “你看,这幢楼的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已经进行了改造,我们适当调整了管道的位置。”现场施工方负责人舒海波说,此前由于小区每幢房屋防盗窗安装情况不同,给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改造工作带来了不便。因为根据今年老旧住宅小区改造计划,我区坚持“内外兼修”,重点改造小区给排水设施、弱电管线、道路交通设施等,同时结合城市风貌整治,防盗窗除主干道两侧的涉改房屋需拆除外,一般予以保留。
  针对这一情况,指挥部连夜召集居民代表、施工方、设计方、属地街道和社区举行碰头会,共同商议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并形成了“一楼一策”的定制改造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还通过合理安排每天施工工程量,尽量做到当天开挖、当天回填,既满足小区施工生产要求,又保证了居民通行安全。
  合源新村改造工程问题的解决并非个例,围绕解决居民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这一出发点,指挥部将碰头会制度予以保留,深入了解居民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施工方案,因民所需完善提升。

  7月11日,晴登门入户倾听心声

  19时许,危旧房和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昌国街道、香园社区和现场施工方的工作人员仍在忙碌着,他们在昌国路新村挨家挨户、上门入户征求居民意见,并把即将启动改造的消息通知到每一户。
  昌国路新村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房屋年久失修、线路管网老化、配套设施缺失等各类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可喜的是,该开放式小区的3幢房屋列入了我区今年老旧住宅小区改造计划,除了群众较为关注的外立面粉刷、线路规整、停车位施划等,房屋局部加固也在此次改造内容之列。
  与新建住宅不同,实施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是在现有房屋和已有设施的基础上实现小区功能强化和人居环境提升,更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具体细节需要倾听居民的心声。除了通过巡查等方式对小区实况进行记录,指挥部、施工方、属地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还多次登门入户,了解居民的需求,并充分考虑地理环境、承重位置、工期等诸多因素,对加固期间所使用到的各类方式、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在满足居民正常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总体施工时间,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居民住得安心、舒心。

  【记者手记】
  记者蹲点期间发现,因民所需、因地制宜成为了我区推进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的“法宝”。指挥部始终把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作为重要环节,邀请群众“列菜单”“一楼一策”定制改造方案,做到“硬件”“软件”一起做,“里子”“面子”一起改,将这项民生工程做好、做实,在老旧住宅小区逐渐换上“新衣裳”的过程中,稳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